超级版主
宣德郎(正七品下)
- 积分
- 1168
- 威望
- 283 点
- 资产
- 4462724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06-2-3
|
今天是我们来到加拿大整满6个月的纪念日。也就是在两个小时前,我也接到了第二份专业工作的Offer。在这短短的6个月时间里,我经历了找工,上岗,下岗,又找工,又上岗的过程,在这里谨把我做为一个新移民找工的经历及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您的找工能提供参考。
$ C7 ^+ E. J, O3 t* N$ X" [: o1 `( R- z
我的专业在国内是物流管理,说白了就是跟单,采购,计划,库存管理等等。这是一个要求语言及交流程度很高的工作。早在我登陆之前,我的很多以前做这个专业的朋友都劝我转行,因为做为新移民,在交流上我们的确没有任何优势。我记得华枫论坛上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帖子。所以我以前的Supervisor来加拿大以后经过5年时间现在变成了IT Support,我的另外两个前同事现在一个是Process Engineer,另一个是Production Supervisor。总之,当我刚来的时候的确是很迷茫。
) g) r2 L1 G, k
2 T4 X5 V9 h5 O: B0 f/ T5 l我的第一份简历现在看来简直是不能看――我把我所做的所有工作平铺直叙毫无重点的列在纸上――这样的简历肯定是毫无结果。所以在我发了几十份简历后还没结果的时侯,我意识到是简历的问题,于是跟政府部门的一个专业辅导员见了面, 而且参加了一个有关招工技巧的一个Workshop――应该说这个Workshop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我重新斟酌了一些词的用法,在Format上又下了下功夫,但是,客观的说,由于针对个人专业专业上的特殊性,在专业上我并没有悟出特别有价值的东西。不过最重要的是,这个Workshop给了我许多新思路――我意识到只是发简历几乎不可能找到工作,一定要把自己像做大型咨询项目一样的推销出去。因此,我把自己的技能,经验用Powerpoint做成Presentation,开始到处推销自己。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得到了我的第一份Contract工作。# G7 U8 n0 r9 j! e5 j% S6 U
* ]% [- `3 B) h; J5 N, l0 }: l& Y& I: D
(有关这一部分的经历及体会,请参阅我以前发表过的一个帖子《像做大型项目一样找到专业工作》)
3 m7 D7 ^$ X6 h1 m% j) h ~/ @. _) o# P# C% s
我的第一份专业工作,现在看来,有得也有失--本来这是一份3个月的工作,而且我刚去的时候主管还跟我说他们正缺少这样一个人,我很有可能转成长期的。于是我努力的工作,也很注意Teamwork,但是,3个月的活,我还是两个月就干完了(其实我一个多月就干完了,为了不给别人太大的压力,我已经尽力的拖了两三个星期,自己觉得实在是说不下去,才汇报了)这本来是件好事,一开始,我的Supervisor也挺高兴,但是,几天以后,事情就变得有点微妙了,终于有一天,经理告诉我由于没有Headcount,她不能继续雇佣我了――我现在的理解是加拿大公司跟美国公司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以前的职场经验全都是根据美国公司的浅规则形成的,看来,这里要做很大的修正。不过,好的一点是:我的经理允许我将她的名字列在我的reference上。. p2 h; v5 y% h2 X# o2 p2 Q
& w+ {. e! s# P& y, K& K在这里我插一句话,向大家透露一个加拿大有关reference的一条规则:前雇主绝对不能出具对前雇员不利的Reference,因为,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加拿大人看来,那是极不道德的行为――那会毁掉一个人重新开始的机会――前雇主可以选择不加评论,但是绝不能诋毁前雇员。(一个Native HR Agent告诉我的),因此,我建议在您离开前一份工作之前,一定要争取到前雇主的同意作您的Reference,这对你会是有利的。
+ x: I! |- X/ G2 A# \ n1 e" d; W% j( H1 }( [, X, C3 k4 Z" m
对比我第一次找工的效率(438Resumes,40 Cold Call,10多次Information Interview)这一次开始找工的时侯,我应用了不同的方式――目标直接对准Agents,因为在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里,HR已经完全外包,90%以上的员工都是通过Agent介绍。所以,Agent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是,找什么样的Agent,是一定要做仔细研究的。因为不同的Agent会擅长做某一领域。
2 {; r; j: P+ o. d; H. } I$ K7 B' R) |+ a8 t7 y9 E
我在网上趴了三天,几乎浏览了所有找工的网站,用我这个专业领域的各种关键词搜索,同时列出提供这些职位的Agent名单,并用Excel表统计出现频率,职位,地区,Salary Range等。统计的结果使我得出了明确的目标。
8 d; p( G0 s- H" A* U' V
& G" j! d+ U4 Y6 @$ u+ u& c举例说明如下:
! R9 w; p( Z1 _. W1 v+ ?$ m; E# ~! S$ _; a2 ^
在物流领域里,有一些专门的Agents,他们一般是跟某个专业协会联系在一起,因此,第一步,如果可能,加入这些专业协会――我加入了一个跟自己专业完全吻合同时又比较出名的收费的专业协会,几个相关同时又是免费的专业协会。同时加入了一两个Discussing List,就一些专业问题发表发表看法。# v3 v7 o; i/ I6 D# `
9 i) r$ Z% O0 ^' U第二步是再细分这些Agents,比如对我来说,Logistic工作,Purchasing, Production Planning/Scheduling 以及Inventory Management都是可选项,到底哪一个是我的最长项呢?这个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一定要站在雇主的角度考虑――对我个人来说,Manufacturing Planning是我的最长项,我在这个领域里干了11年,但是,这个工作要求有很强的沟通能力,我的优势将会大打折扣,然而,Inventory Management& Analysis其实也是与Manufacturing Planning非常密切的工作,虽然我在这个领域里的直接经验只有两年,但是,因为这个工作更多的是跟数,跟系统打交道,需要很强的逻辑性――这恰恰又是我们中国人的强项――因此,我不再像上次那样发简历求多求广,我只定位一种工作,瞄准这一类Agents,但是,准备工作一定要做透彻。$ n- ]5 g4 `' ?! a e- p! j
4 M, b3 ?( k+ d. Y2 }4 s' H第三步,我开始轰炸Agents, 我挨个地给他们打电话,要求跟他们做一个面谈预约――般他们都会要求你先把Cover Letter, Resume 发给他们。我的策略是:不只发给他们这些,要比他们预想的要求高――我还同时做了一个Expertise Profile 文件,将我这几年参加的项目,担任的角色,取得的成绩列在这里(大概15页),同时发给他们我的奖状,证书(Scan Copy)――当然,这都是建立在一个好的简历基础上的――我的逻辑是,她看了你的简历,觉得还行,但还有些疑问,于是会往下看你的Profile,结果是所有的疑问在这里都找到了答案,最后看了你的奖状,证书――加上你已经打电话给他们证实了你的英语水平在Can Work一级。谁还会Ignore 你呢?7 D4 S- ~9 f" U5 G% I% K
" @# D1 d; O0 M ?9 q# j$ v& m' L下面你就等着接电话,等面试吧――我的记录是,两周内一共发了18份简历,给4个Angent打了电话,一共得到了6个面试机会。我的第1个面试一直没给我答复(1周了),第2个面试我自己感觉离家太远。第3个面试是电话面试,工作地点在Calgary,我曾经特别想去Calgary,但是由于家庭的原因,我们决定还是先留在Toronto,所以也婉拒了。第4个面试第二天就给了我Offer,我马上就接受了,同时退掉了另外的两个。(拣到篮子里的就是菜,不能那么贪心。)直到现在还在有电话打进来――刚才我又接了个电话,也是Agent打的――我告诉他我已经有工作了。所有的这些我想并不只是因为我有了两个月的工作经历,这样的效率我想是建立在对市场,对自己全面的剖析和分析的基础上的,这也说明我可能也的确适合做Analyst。4 e- |, F* s6 w% S
! N' z: J: Q6 z- h
如果还有什么补充的话,我想再说说名片的作用――我本来已经设计好了自己的专业名片,要是打电话没有这末积极的反馈,我就准备一家家的拜访Agent了,名片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上面应该不只是你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还应该简要的列上你的专业技能。我已经寻过价了――C$25一百张,还帮你设计,2-3天可取。有些华人店可能更便宜。# ?) N; J" q! S2 L6 D1 z( d* i
2 Z& d D' H/ _ a总之,要想从庞大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一定要做的Above Average,再有就是鼓足信心和勇气,坚持,坚持,再坚持!
. _% Y: m- R3 S) M( G" I4 Y" W2 W/ ^0 `" _1 h
祝愿在寻找专业工作的路上执著追求的兄弟姐妹,早日安居乐业! |
|